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8 12:09:32   浏览:95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印发《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府[2000]25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现将《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OOO年三月二十九日


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旅游业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
游资源,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
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业,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
服务设施,从事旅游招徕、接待,为旅游者提供游览、交通、
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业。
本规定所称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可以为发
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
境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本规定所称旅游经营者,是指从事合法旅游经营活动
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本规定所称饭店,是指经依法登记开展经营活动,为
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服务的宾馆、酒店、度假村(会所)、招
待所、旅店等。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从
事旅游经营和管理、参加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
本规定。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及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应当将旅游
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加强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改善当地旅游环境,鼓励、支持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支持旅游教育事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
第五条 市旅游局是本市旅游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
称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旅游业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
资源开发、综合协调、经济统计、宣传促销和监督检查等管
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旅游主管部门
做好旅游业管理工作。
第六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
境效益,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第七条 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旅游资源的普查、评
估,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制定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
的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八条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
开发、保护环境、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不得破坏生态平衡和污染环境,不得破坏自然景观、人文
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第十条 禁止在旅游区内及其周边环境,建设与其不
相协调的其他项目。
第十一条 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新
建、改建、扩建旅游项目(包括旅游景区、饭店、游乐场、
休闲度假区等),应先经旅游主管部门审查,方可按照有关
规定报批。

第三章 旅游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十二条 从事下列旅游经营业务的,必须向旅游主
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旅行社;
(二)饭店以及饭店管理公司;
(三)旅游观光景点、人造旅游项目;
(四)休闲度假区、旅游农庄、游乐场(园);
(五)海(河)泳场、游艇公司;
(六)旅游交通专线;
(七)旅游定点单位;
(八)旅游咨询;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旅游经营业务。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自收齐申请资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
书面审核决定。
第十三条 旅游经营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 依法自主经营;
(二) 依法成立和参加旅游行业协会;
(三) 拒绝非法收费或者摊派;
(四) 拒绝强行推销商品或强行安置人员;
(五) 拒绝无合法检查证件人员的检查;
(六) 检举、控告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不得从事与经营范围不相符的业务;
(二)不得以违法手段招徕旅游者;对本单位内发生的
违法犯罪活动应当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不得以广
告或者其他手段欺骗、误导旅游者;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
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除不可抗力外,不得擅
自改变;
(四)尊重旅游者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不得引
诱、纠缠或者强制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接受服务;
(五)不得以合同约定或者其他形式将经营风险转移给
旅游者;
(六)接受旅游主管部门对其服务质量、旅游安全、服
务收费、旅游投诉和其他经营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
规定依时报送旅游统计报表等资料;
(七)建立安全保卫制度,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及时告知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当危险发生
时,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八)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不得以任何形式扰乱旅游
市场价格秩序;
(九)支持和配合旅游主管部门开展整体产品和形象的
宣传推介活动;
(十)建立企业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职业道
德和业务技能培训,保证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 实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旅行社
及其分支机构,须按照国家规定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
可证》后,方可开业。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不得非法转让或出租。
第十六条 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应按国家规定向旅
游主管部门缴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的收取及
管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对旅游景区、涉外旅游饭店、餐馆、商店、
游乐场等有关旅游接待单位,实行定点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旅游定点单位由旅游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统一制作标志牌,并不定期对旅游定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实行年审制度;对检查不合格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其
限期整改,年审不合格的,取消其定点资格。
第十九条 外地或境外的旅行社、饭店管理公司在本
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征得旅游主管部门同意后,再按有
关规定报批。
第二十条 旅游经营者不得以给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方
式招徕旅游者。
旅行社不得聘用未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从
事导游工作。
导游员未经本市旅行社聘用,不得私自在本市从事导
游业务。
第二十一条 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定点单位,应
当在营业场所悬挂旅游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标志牌及 《施
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旅游定点单
位、交通客运站(含出入境口岸),必须在经营场所悬挂旅
游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旅游投诉电话号码牌”,接受社会
的对旅游质量监督。
第二十三条 为加强旅游硬件质量建设,对饭店(酒
店)实行星级评定制度;具体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星级饭店应当按照被评定的星级标准提供服务。
未经评定星级的饭店不得使用星级称谓进行经营活
动。
第二十四条 为加强旅游软件建设,由旅游主管部门
统筹制定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规范岗位服务标
准。
凡从事旅游行业服务性工种的人员,实行持职业资格
证书上岗制度。
第二十五条 旅行社经营业务,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
同,按照规定为旅游者、导游和领队人员办理旅游意外保
险。
旅行社不得选择境内、外未经合法登记的旅行社作
为接待社。
第二十六条 旅行社刊登广告时,应将其旅游线路
及经营价格报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将《旅行社业
务经营许可证》和省、市、旅行社的旅游投诉电话号码
同时公布。
第二十七条 未经旅行社聘用和许可,并经旅游主管
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招徕或组织旅游者。
第二十八条 星级饭店聘请饭店管理公司,或者将所
属的餐厅、游乐场(园)等出租、承包的,其订立的合同
中应当有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安全责任制的条款;合
同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报旅游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旅游景区、景点内的购物、餐饮、卫生
等设施,应当合理布局,加强管理。
旅游景区、景点应当设置说明牌、指示牌以及界线标
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三十条 旅游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旅游安全的规定,完善旅游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受理有关旅游安全的投诉,并参与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旅游业管理的执法
力度,加强对本市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的监督稽查。
第三十二条 旅游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
应当出示合法证件,文明执法,为旅游经营者保守商业秘
密。

第四章 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受法律
保护。
第三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法享有下列权
利:
(一)了解旅游活动安排以及旅游服务的真实情况;
(二)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以及服务内容、方式和旅
游商品,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三)按照合同约定获得质价相符的服务;
(四)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五)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
(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赔偿;
(七)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五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
务:
(一)尊重社会公德;
(二)尊重旅游地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三)尊重旅游经营场所的管理规定和旅游秩序;
(四)保护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五)服从旅游组织者合理的行程安排,听从旅游服务
人员的善意劝告;
(六)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六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与旅游经营者发生
争议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选择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
(二)向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质量监督机构或者消费者
委员会投诉;
(三)依法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第三十七条 旅游主管部门、旅游质量监督机构和消
费者委员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
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投诉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旅游主管部门及
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处理。
第三十九条 因旅游者的过错造成旅游资源或设施、
设备损坏的,旅游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违法
行使职权,侵犯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旅游行业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附英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89年4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附英文)

1989年4月4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89年4月4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三章 管 辖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五章 证 据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八章 执 行
第九章 侵权赔偿责任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七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八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九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章 管 辖
第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第十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三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四条 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七条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二十八条 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第三十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五章 证 据
第三十一条 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三十二条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第三十五条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第三十六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三十七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十一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十二条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四十四条 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第四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四十九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
(二)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
(三)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四)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六)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罚款、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第五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⒈主要证据不足的;
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⒊违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职权的;
⒌滥用职权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第五十五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政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认为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六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第八章 执 行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帐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执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四)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九章 侵权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第六十八条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六十九条 赔偿费用,从各级财政列支。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责令有责任的行政机关支付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
第七十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一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七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七十三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十五条 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项)
英文本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法制局编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法规汇编》(1991年7月版).
当发生歧意时, 应以法律法规颁布单位发布的中文原文为准.
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
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
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Whole Document (法规全文)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at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April 4, 1989, promulgated by Order No. 16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pril 4, 1989, and effective as of
October 1, 1990)

Contents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Chapter II Scope of Accepting Cases
Chapter III Jurisdiction
Chapter IV Participants in Proceedings
Chapter V Evidence
Chapter VI Bringing a Suit and Accepting a Case
Chapter VII Trial and Judgment
Chapter VIII Execution
Chapter IX Liability for Compensation for Infringement of Rights
Chapter X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Involving Foreign Interest
Chapter XI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Pursuant to the Constitution, this Law is enacted for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the correct and prompt handling of administrative cases by the
people's courts, protecting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safeguarding and supervising
the exercis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s by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rticle 2
If a citizen, a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considers that his
or its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have been infringed upon by a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of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or its personnel, he or it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bring a suit before a people's court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Law.
Article 3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exercise judicial
power independently with respect to administrative cases, and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interference by any administrative organ, public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set up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for the handling of administrative cases.
Article 4
In conducting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base
themselves on facts and take the law as the criterion.
Article 5
In handling administrative cases,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examine the
legality of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Article 6
In handling administrative cases,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as prescribed
by law, apply the systems of collegial panel, withdrawal of judicial
personnel and public trial and a system whereby the second instance is the
final instance.
Article 7
Parties to an administrative suit shall have equal legal positions.
Article 8
Citizens of all nationalities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use their native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In an area where people of a minority nationality live in concentrated
communities or where a number of nationalities live together,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conduct adjudication and issue legal documents in the
language or languages commonly used by the local nationalities.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provide interpretation for participants in
proceedings who do not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r languages commonly used
by the local nationalities.
Article 9
Parties to an administrative suit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debate.
Article 10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s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exercise legal
supervision over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Chapter II Scope of Accepting Cases
Article 11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accept suits brought by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against any of the following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1) an administrative sanction, such as detention, fine, rescission of a
license or permit, order to suspend production or business or confiscation
of property, which one refuses to accept;
(2) a compulsory administrative measure, such as restricting freedom of
the person or the sealing up, seizing or freezing of property, which one
refuses to accept;
(3) infringement upon one's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power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perpetrated by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4) refusal by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to issue a permit or license, which
one considers oneself legally qualified to apply for, or its failure to
respond to the application;
(5) refusal by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to perform its statutory duty of
protecting one's rights of the person and of property, as one has applied
for, or its failure to respond to the application;
(6) cases where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is considered to have failed to
issue a pension according to law;
(7) cases where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is considered to have illegally
demanded the performance of duties; and
(8) cases where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is considered to have infringed
upon other rights of the person and of property.
Apart from the provisions set forth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s,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accept other administrative suits which may be
brou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ticle 12
The people's courts shall not accept suits brought by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against any of the following matters:
(1) acts of the state in areas like national defence and foreign affairs;
(2)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gulations, or decisions and
orders with general binding force formulated and announced by
administrative organs;
(3) decisions of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on awards or punishments for its
personnel or on the appointment or relief of duties of its personnel; and
(4)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that shall, as provided for by law, be
finally decided by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Chapter III Jurisdiction
Article 13
The basic people's courts shall have jurisdiction as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over administrative cases.
Article 14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s shall have jurisdiction as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over the following administrative cases:
(1) cases of confirming patent rights of invention and cases handled by
the Customs;
(2) suits against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undertaken by department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or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o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3) grave and complicated cases in areas under their jurisdiction.
Article 15
The higher people's courts shall have jurisdiction as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over grave and complicated administrative cases in areas under
their jurisdiction.
Article 16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hall have jurisdiction as a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over grave and complicated administrative cases in the whole
country.
Article 17
An administrative case shall 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in the local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that initially undertook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A reconsidered case in which the organ
conducting the reconsideration has amended the original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may also be placed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in the local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conducting the
reconsideration.
Article 18
A suit against compulsory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restricting freedom of
the person shall 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 people's court in the
place where the defendant or the plaintiff is located.
Article 19
An administrative suit regarding a real property shall 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people's court in the place where the real property is
located.
Article 20
When two or more people's courts have jurisdiction over a suit, the
plaintiff may have the option to bring the suit in one of these people's
courts. If the plaintiff brings the suit in two or more people's courts
that have jurisdiction over the suit, the people's court that first
receives the bill of complaint shall have jurisdiction.
Article 21
If a people's court finds that a case it has accepted is not under its
jurisdiction, it shall transfer the case to the people's court that does
have jurisdiction over the case. The people's court to which the case has
been transferred shall not on its own initiative transfer it to another
people's court.
Article 22
If a people's court which has jurisdiction over a case is unable to
exercise its jurisdiction for special reasons, a people's court at a
higher level shall designate another court to exercise the jurisdiction.
If a dispute arises over jurisdiction between people's courts, it shall be
resolv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dispute through consultation. If the
dispute cannot be resolved through consultation, it shall be reported to a
people's court superior to the courts in dispute for the designation of
jurisdiction.
Article 23
People's courts at higher levels shall have the authority to adjudicate
administrative cases over which people's courts at lower levels have
jurisdiction as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they may also transfer
administrative cases over which they themselves have jurisdiction as
courts of first instance to people's courts at lower levels for trial. If
a people's court deems it necessary for an administrative case of first
instance under its jurisdiction to be adjudicated by a people's court at a
higher level, it may report to such a people's court for decision.

Chapter IV Participants in Proceedings
Article 24
A citizen, a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brings a suit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Law shall be a plaintiff.
If a citizen who has the right to bring a suit is deceased, his near
relatives may bring the suit.
If a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has the right to bring a
suit terminates, the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succeeds
to its rights may bring the suit.
Article 25
If a citizen, a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brings a suit
directly before a people's court,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that undertook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shall be the defendant.
For a reconsidered case, if the organ that conducted the reconsideration
sustains the original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that initially undertook the act shall be the defendant; if the
organ that conducted the reconsideration has amended the original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which conducted the
reconsideration shall be the defendant.
If two or more administrative organs have undertaken the sam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that have jointly undertaken
the act shall be the joint defendants.
If a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has been undertaken by an organization
authorized to undertake the act by the law or regulations, the
organization shall be the defendant. If a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has
been undertaken by an organization as entrusted by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the entrusting organ shall be the defendant.
If an administrative organ has been abolished,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that carries on the exercise of functions and powers of the abolished
organ shall be the defendant.
Article 26
A joint suit shall be constituted when one party or both parties consist
of two or more person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cases are against the sam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or against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of
the same nature and the people's court considers that the cases can be
handled together.
Article 27
If any other citizen,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has interests
in a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under litigation, he or it may, as a
third party, file a request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edings or may
participate in them when so notified by the people's court.
Article 28
Any citizen with no capacity to take part in litigation shall have one or
more legal representatives who will act on his behalf in a suit. If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s try to shif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onto each other,
the people's court may appoint one of the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incipal in litigation.
Article 29
Each party or legal representative may entrust one or two persons to
represent him in litigation.
A lawyer, a public organization, a near relative of the citizen bringing
the suit, or a person recommended by the unit to which the citizen
bringing the suit belongs or any other citizen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court may be entrusted as an agent ad litem.
Article 30
A lawyer who serves as an agent ad litem may consult materials pertaining
to the case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may also
investigate among and collect evidence from the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concerned. If the information involves state secrets or the private
affairs of individuals, he shall keep it confidential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law.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people's court, parties and other agents ad litem
may consult the materials relating to the court proceedings of the case,
except those that involve state secrets or the private affairs of
individuals.

Chapter V Evidence
Article 31
Evidence shall be classified as follows:
(1) documentary evidence;
(2) material evidence;
(3) audio-visual material;
(4) testimony of witnesses;
(5) statements of the parties;
(6) expert conclusions; and
(7) records of inquests and records made on the scene.
Any of the above-mentioned evidence must be verified by the court before
it can be taken as a basis for ascertaining a fact.
Article 32
The defendant shall have the burden of proof for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he has undertaken and shall provide the evidence and
regulatory docu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which the act has been undertaken.
Article 33
In the course of legal proceedings, the defendant shall not by himself
collect evidence from the plaintiff and witnesses.
Article 34
A people's court shall have the authority to request the parties to
provide or supplement evidence.
A people's court shall have the authority to obtain evidence from 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organs, other organizations or citizens.
Article 35
In the course of legal proceedings, when a people's court considers that
an expert evaluation for a specialized problem is necessary, the expert
evaluation shall be made by an expert evaluation department as specified
by law. In the absence of such a department, the people's court shall
designate one to conduct the expert evaluation.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于印发梅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


梅市府〔2008〕10号



关于印发梅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现将《梅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与市卫生局联系。


      梅州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梅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第一条 为倡导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吸烟危害,保障公民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应当遵循“限定场所、单位负责、全民参与、加强引导、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负责组织协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日常工作。



爱卫会各成员单位按照本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卫生、教育、文化、新闻媒体等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戒烟活动,鼓励开展创建无吸烟单位、无烟草广告城市活动。



第五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候机(车、船)厅(室)、售票厅,公共交通工具内;



(二)医疗机构的挂号区、候诊室、诊疗室和病房;



(三)商店(场)、书店、邮政、电信、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营业场所;



(四)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图书馆;



(五)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实验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



(六)影剧院、歌舞厅和室内体育公共活动场所;



(七)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礼堂、会议厅(室);



(八)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可设置隔离的吸烟区(室),但应当有防止污染的隔离设施、通风装置和明显标志。



第六条 禁止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吸烟。



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不得吸烟。



第七条 禁止向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出售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止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吸烟、不向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出售烟”等警示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八条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设置户外烟草广告。



第九条 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提倡全市烟草销售单位停止售烟一天,吸烟者停止吸烟一天。



第十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不得设置烟灰缸等吸烟器具;



(四)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不得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劝其停止吸烟或离开该场所。



第十一条 公民在禁止吸烟公共场所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履行禁止吸烟的职责;



(三)向卫生行政部门、爱卫会办公室投诉、检举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 对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工作人员,由爱卫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 履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职责的部门及监督检查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依照《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处以10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